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金融工作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关于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做好金融助企纾困工作的通知

来源:攀枝花市金融工作局     发布时间:2022-10-19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关于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

和做好金融助企纾困工作的通知

攀银发〔2022〕25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四川省委省政府和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动国务院6大类33条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以及金融惠企利民纾困政策在攀落地落实,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行业倾斜,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稳增长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使用规模,将货币政策工具资金、降准释放的长期资金优先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及其他有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行业。加快推进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政策工具落地。按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信贷产品”等模式,精准对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需求,推进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扩面上量。发挥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引导作用,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资金支持比例扩大一倍,激励引导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2022年全年投放央行低成本政策性资金不低于40亿元。

  二、强化对受困市场主体和人群的金融支持。综合运用扶持新增、展期续贷、降率减费等措施,加大对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的帮扶力度,不得盲目限贷、惜贷、抽贷、断贷、压贷。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货车车贷、遇困个人房贷和消费贷,支持银行年内延期还本付息。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合理续贷、展期、调整还款安排,不影响征信记录、免收罚息。对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落实好延期还款政策,通过调整还款计划等予以支持。对因疫情影响偿还贷款暂时困难的运输物流企业和货车司机,给予贷款展期和续贷支持,缓解贷款人阶段性还款压力。

  三、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落实好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要求,优化完善尽职免责制度,优先安排不良贷款核销,增强敢贷信心;强化正向激励和评估考核,提升金融供给与小微企业需求的适配性,提高贷款精细化定价水平,优化小微业务评价指标体系,激发愿贷动力;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鼓励单列普惠小微信用贷、首贷计划,完善普惠金融专营机制,加强普惠金融服务网点建设,夯实能贷基础;推动科技赋能和产品创新,推进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推广主动授信、随借随还贷款模式,加大信用贷款投放,提升会贷水平。实施“支小惠商贷”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使用支小再贷款资金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财政部门给予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1.5%的贴息支持,贴息后贷款利率不超过LPR+0.15个百分点。对依照《电子商务法》《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无须申领营业执照的个体经营者,以及出租车司机、网店店主、货车司机等灵活就业主体,比照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加大经营性贷款支持力度。2022年,银行机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不低于20%,普惠小微首贷户数持续增加、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比重持续提升,法人银行实现普惠小微贷款“两增”目标。

  四、增加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信贷投放。争创“制惠贷”试点,加大对“专精特新”“转企升规”等制造业企业的精准支持,增加制造业信贷投放。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再贷款运用,对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科技企业贷款,按照本金60%提供央行再贷款资金支持。实施科创金融服务“星辰计划”和科创企业融资主办行制度,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加大对企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支持力度,进一步支持扩大科创企业融资。依托核心企业,优化对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结算等金融服务,积极开展应收账款、预付款、存货、仓单等权利和动产质押融资业务。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推广应用供应链票据、推进应收账款票据化,提升供应链企业融资可得性和便利性。全力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对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交通物流领域贷款,按照本金等额提供央行专项再贷款资金支持。扎实做好金融支持能源保供相关工作,满足能源行业合理融资需求。2022年,银行机构科创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不低于20%、供应链融资余额同比增速不低于30%,全市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规模不低于32亿元。

  五、加大对有效投资和消费领域等金融支持力度。加强重点项目融资支持,对“2022项目攻坚突破年”部署的68个重点项目和19个省重点考核项目,建立“一项目一方案一专班”工作机制,深化项目融资对接服务,做好融资保障;围绕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要求,把金融资源更高效地配置到人民城市发展的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对新开工项目、大型引水灌溉、交通、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支持力度,积极提供规模性长期贷款,保持金融对“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支持。依法合规支持公路交通建设,稳妥有序开展业务创新,提高公路建设融资的市场化和可持续性,对在运营初期存在收支缺口的收费公路,可根据评估情况,合理安排债务本息还款宽限期,原则上不超过建设期加1年。规范发展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康养消费、文旅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传统升级消费等领域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丰富汽车等大宗消费金融产品,合理满足消费融资需求。推动消费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全面落实明示贷款年化利率要求,优化信用卡透支利率管理,畅通金融消费者线上咨询、投诉处理通道。建立优质小微企业白名单,适时匹配“云闪付小微商户联盟”随机立减活动。积极配合开展2022年政府消费券发放,开展“暖心惠民”专项活动,通过银行业移动支付衣食住行优惠,进一步促进消费。

  六、积极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做好省级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创新试点申建工作,围绕“探索多元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产品和服务体系”,强化绿色金融运营能力建设。支持县(区)、钒钛高新区设立绿色信贷风险分担奖补机制、工业企业等分类企业碳账户,推动绿色金融和碳核算产融合作,支持绿色低碳领域特别是工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融资。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专营机构,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经济资本占用下调、绩效考核等方式,完善绿色金融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大力增加支持绿色低碳转型信贷供给。加快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落地,提升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和“川碳快贴”再贴现运用规模。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探索开展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林业碳汇收益权等资源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加大信贷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倾斜。2022年,银行机构绿色信贷增速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绿色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例进一步提升。

  七、深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创新开展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大行动”(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到村贴心行动、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到村引领行动、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兴旺提升行动),以及“送码入户、一键贷款”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专项活动,落实“分片包干,整村推进”责任,扩大涉农贷款投放。实施“助农振兴贷”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使用支农再贷款资金发放的涉农贷款,财政部门给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含农户)1.5%的贴息支持,贴息后贷款利率不超过LPR+0.15个百分点。扎实做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产销的金融支持,加大对大型农业基础设施、粮食和蔬菜园区、农村电商和仓储物流、种业振兴行动、农村公路建设改造等领域信贷投放。探索发挥“保险+期货”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大力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农村数字金融,积极拓宽“三农”多元化融资渠道,创新推广经济林木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资产股权抵押担保贷款等动产权利抵质押贷款。运用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等优惠政策,继续支持脱贫地区和人口发展。2022年,银行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不低于上年末本地区、本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速或同期全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增长,法人银行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八、加大金融减费让利力度。持续运用好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将LPR内嵌入FTP(内部转移定价)之中,切实将LPR下行幅度传导至实体经济,持续释放LPR改革效能,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2022年,银行机构新发放的各项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持续保持下行。加强存款利率监管,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加大“稳外贸”金融支持,降低企业避险保值成本,为进出口企业提供65个至140个基点的即期结售汇汇率优惠,提供100个至200个基点的汇率避险工具点差优惠。按照“应减尽减、能免全免”的原则,通过减免账户服务、转账汇款、收单手续费等方式,进一步扩大支付手续费减免范围,提升企业受益面。

  九、完善住房领域金融服务。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满足房地产市场合理资金需求。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贷款利率要求,支持首套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对优质项目的支持力度,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保持房地产开发贷款平稳有序投放。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加大并购债券融资支持力度,积极提供兼并收购财务顾问服务。在风险可控基础上,适度加大流动性贷款等支持力度,满足建筑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运营的信贷支持力度,以市场化方式向保障性租赁住房自持主体提供长期贷款。支持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运营。

  十、强化新市民群体和民生领域金融保障。主动与新市民较为集中的创新创业基地、产业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和行业对接,提升新市民信贷支持和保险保障水平。积极创新针对新市民创业就业、消费、购房安居、职业技能培训、子女教育、健康保险、养老保障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基础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性。加大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就业群体和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推广力度,简化创业担保贷款办理流程。金融机构发放的创业担保贷款利率上限不超过LPR+1.5个百分点,财政部门给予贴息支持,LPR-1.5个百分点以下的利息,由借款人承担,剩余部分由财政部门给予贴息。进一步做好民贸民品、地质气象灾害、“一老一小”“双减”、民生等领域金融支持。

  十一、提升外贸企业跨境贸易融资便利度。开展跨境贸易投融资外汇服务提升年活动。积极推动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落地,将更多优质中小企业纳入政策范围。允许具有贸易出口背景的国内外汇贷款结汇使用。建立一对一“阳光外汇政策辅导专员”服务机制,为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等贸易新业态市场主体提供保姆式实操辅导服务。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承保覆盖面,推广“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和“出口信保保单融资”等线上融资服务。进一步便利中外资企业借用外债,支持企业以线上方式申请外债登记,支持非金融企业多笔外债共用一个外债账户。优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支持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鼓励银行创新产品和服务渠道、提升外汇衍生品服务能力。

  十二、支持企业直接融资。发挥好债券市场融资功能,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等发行债券融资,鼓励发行绿色、乡村振兴、“双创”等债券创新品种,提高直接融资占比、改善融资结构。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等资本补充工具以及绿色、“双创”和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进入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库,支持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在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主板上市融资,并按规定予以资金奖补。

  十三、加大保险保障支撑力度。鼓励保险公司对受疫情影响客户酌情延长续期缴费宽限期,灵活调整保单借款还款安排,适度提高保单借款限额,适当减免保单复效利息,降低客户资金负担;开通理赔绿色通道,完善“无接触”服务,优化完善远程双录,提升服务便捷性。鼓励保险机构根据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程度的具体情况,创新针对性较强的相关贷款保证保险产品,稳步开展小微企业融资性信保业务,对优质小微企业给予费率优惠。继续探索创新有效的理赔方式,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出险客户得到及时、便捷的理赔服务。

  十四、充分发挥地方金融组织作用。支持融资担保机构完善不良资产处置和坏账核销制度。对于确无还款能力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依法依约及时履行代偿义务。引导融资担保公司通过增资、化解不良资产等方式提升、恢复担保能力,积极申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强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合作,发挥融资担保公司作用,鼓励融资担保机构对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小微贷款,担保费率不超过1%,对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以上的,担保费率不超过1.5%。鼓励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地方金融组织对小微企业或个人降低融资综合费率、缓收或减免利息。

  十五、保障基础金融服务畅通。加强现金管理,确保现金供应和现金安全卫生。提升支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优化对小微企业、流动就业群体银行账户服务,对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捐赠救助等类型账户的开立和使用开辟“绿色通道”。加大电子支付方式运用,提升社会公众线上支付服务可获得性。必要时采取就近网点办公、召开视频会议等方式,为企业办理审批放款等业务。持续优化征信服务,加大天府信用通平台使用力度,强化信息共享,推动建立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机制,提高融资效率。持续做好园区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定和融资培育工作。落实好助企纾困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建立“专人对接、速审速办、协同配合”的快速响应机制,畅通退税资金拨付、退付通道,有效保障退税资金及时、准确、安全直达市场主体。

  十六、加强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县(区)、钒钛高新区多渠道整合资金,设立乡村振兴、绿色低碳等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建立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发挥好市金融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协调合作和热点问题协调处置。加强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的协调互动,推动形成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围绕金融支持稳增长方面的政策举措、工作部署、实际成效,开展“惠企利民纾困、攀枝花金融在行动”系列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切实引导稳预期、强信心。加强业务条线的考核管理和政策传导,做好基层员工、一线人员政策培训,组织开展“进园区、进企业、进商圈”“送政策、送产品、送服务”“问需、问计、问困难”,加大金融政策和金融产品服务宣传培训,解决好金融助企纾困政策的“基层网点不明白、业务人员不熟悉、市场主体不会用”等问题。深入开展“行长跑流程、金融为民解难题”专项活动,解决好政策落地痛点难点和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金融服务需求。

  十七、做好监测和总结评估。建立金融支持稳增长和助企纾困监测通报制度,通过建立“三单一函”(任务清单、进度清单、问题清单、工作提示函)工作机制,及时动态掌握金融机构政策执行情况、重点工作任务推进情况;对重要政策落实质效较差、重要任务完成进度滞后、与目标差距较大的金融机构下发业务提示函,督导金融机构针对工作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补齐工作短板,做好问题整改。及时梳理总结好的做法、成功案例和典型经验,加强工作交流,提升工作质效。人行米易县支行、各县(区)财政部门、各金融机构应分别于6月20日、9月20日、12月20日前向市级主管部门专题报告相关工作进展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攀枝花市中心支行

                                                                                                           攀枝花市财政局

                                                                                                         攀枝花市金融工作局

                                                                                                   中国银保监会攀枝花监管分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攀枝花市中心支局

                                                                                                            2022年6月7日